砲台歷史遺址區
大山砲台歷史遺跡
構築於明治 33 年 4 月,明治 35 年 6 月完工。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組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特色,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為日治時期新式砲台,與拱北砲台為同期建築,整體建築工事,包括: 砲臺建築主體、營舍、觀測台及各設施間的連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陶管排水系統等,均具有高度文化資產價值,足以見證澎湖之軍事發展。
建物本體的玄武岩砌石,工法精緻,具澎湖地方特色,整體規模龐大, 保存完整,為澎湖目前最重要之日治時期砲陣地建築,未來將結合仙人掌公園景觀予以保存。
主要建築物包含:彈藥補給庫(大型 3 個)、掩蔽部 4 處、材料庫 1 處、觀測所附屬室 2 處、貯水所 2 處、監守衛舍 1 處、砲具庫 1 處、廁圊 1 處。
(1)大山砲台:解說導覽、藝術家創作展示公私部門觀光整合行銷活動。
從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碉堡、砲台保存仍相當完整,是相當好的建築教材。碉堡內相當通風,具有建築智慧,是很棒的建築教材,也很有保存的意義,算是一處值得走訪的景點。這些遺留下來的碉堡與砲台工事,未來將規劃為冒險體驗活動場所,肯定相當吸引年輕朋友前來玩耍,令人期待!
建築外觀、圍牆砌工相當精細,據說,這些圍牆都是當年澎湖當地的台灣師傅所砌成,相當牢固精緻。看這些工事的圍牆所砌成的石塊,牆角筆直的一條線,讓人讚嘆施作師傅的巧奪天工,具有濃厚的美學感!登上階梯來到瞭望台,可以看到馬公港與馬公軍港,拉法葉號軍艦用肉眼也可以看得到。砲台機座早已被拆除,但是大致樣貌仍清晰可見,和德國人興建的淡水滬尾砲台有些類似,園區走一回,非常有意思。
(2)手創展覽室
(3)小山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