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頭軍事生活博物館

金龜頭砲台

馬公金龜頭砲台是清光緒13(1887)年由總兵吳宏洛所建,配備有七、十、十二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與西嶼東台、西台同為全澎戰力最強大之砲台。現在的金龜頭砲台,其四周土垣、砲台掩體、砲台底座尚存,入口處的牌樓也尚稱良好,土垣為玄武岩疊砌,以水泥為黏結材料。

金龜頭砲台為一充滿歷史底藴及文化背景之國定古蹟,現為澎防部管理區域,為軍事管制區,尚未對外開放,但澎湖縣政文化局已委外進行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再利用工程,為後續對外開放之準備。

 

◎金龜頭砲臺(軍事生活博物館)

★位置:馬公市馬公段2664、2664-3地號

★金龜頭砲臺為清朝劉銘傳時期新築之十大砲臺之一,亦為當時澎湖五大砲臺裡最重要的一座,其位於媽宮城西南門外,媽宮澳(金馬公灣)西南的龜頭山上,與大山嶼舊稱「蛇頭」的風櫃尾蛇頭山相對,共扼馬公港。位居重要地理位置,周邊腹地完整,與交通方便的因素,加上其有四次築城的歷史,也見證了完整的澎湖軍事史。因此,適合於此地發展延伸澎湖的軍事史。透過金龜頭軍事生活博物館的設置,整合統整其他三大砲臺,形成一個「軍事體驗園區」的概念,主軸環繞在「軍事」、「生活」、「城市」之中,試圖去建構出另一個角度所見的澎湖史,呈現澎湖在地自古以來的的軍事生活面貌島嶼願景。金龜頭砲臺建於明鄭時期,清代以後,至少經歷四次築城:第一次築城是1717 (康熙56)年的「澎湖新城」;第二次築城是1864(同治3)年建的中國傳統舊式砲臺「金龜頭砲臺」;第三次築城是1887(光緒13)年改建的磚石砌三合土穹窿式砲臺;第四次築城是1902(明治35)年5月20日,起工,1904(明治37)年9月15日竣工的「天南砲臺」。

    

馬公金龜頭砲臺,可依其空間屬性及使用機能將空間規 劃定位為 6 大區塊:

A.入口通道

引道、崗哨亭、外拱門、圓哨亭、內拱門等。崗哨亭設置售票亭或數位驗票管制亭。圓哨亭為旅遊服務區之管制閘。

 

 

 

 

 

 

 

 

 

 

天南鎖鑰

從天南鎖鑰的瞭望台,也可以遠眺整個澎湖內灣,本來這裡是由國防部駐軍在此,國軍首度開放這個軍事重要據點,其實澎湖的歷史非常悠久,遠超過本島,烽火的洗禮也在此留下了許多深刻的痕跡,天然鎖鑰是澎湖對外的海港守備砲台,早在劉銘傳時期就已經建造完成,歷經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甚至主人也易手了好幾次。

媽宮文化城中最適合踏青、郊遊的區域就是這裡,縣政府將由國防部手中接手的天南鎖鑰整頓一番,讓他保留歷史的原貌,也提供我們旅客一個很好的觀光景點。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天南鎖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在蔣中正時代曾挖掘了相當綿長的地下隧道,開放的時候,將會讓旅客實際走過一次,體會當時挖掘工人的辛勞,以及戰爭時隨時準備撤走的情境。

 

B.旅遊服務區

以原報務班教室為團體接待及多媒體展示室,預計每梯次可容 42 人 使用,其後並有男女廁、可容 3 人之志工室、可容 5 人之辦公室及 員工廁所等。以原政戰室、參三庫房等為紀念品販賣、簡易餐飲室及旅遊資訊室。

 

C.砲臺展示區

 為全區最大,包括清、日砲臺展示,仿作原寸大砲於各砲臺展示,並利用專業團體之操砲手表演做為操砲之展示。

 

D.體驗區

設置懷舊區,透過口述資料及軍事生活相片,在有空調設備環境下展示蒐集到之展示品,並將遊客的參觀經驗與回憶透過電子展覽呈現。

 

E.室內陳展區

配合國防部撥贈 1 門汰癈裝備「美製 M1 式 40 高射砲砲座」, 將其安置於金龜頭砲臺台 M1 砲陣地做靜態展示,並設置不同造型 之軍士模型,並舉辦相關行銷活動,結合地下坑道修復再利用計畫, 吸引觀光客駐足,提昇觀光品質,達到古蹟活化再利用的功效。

 

F.軍事生活展演區

培訓後備軍人及義工,主要為提供夜間活動及展演故事性活動,增加吸引冬天淡季之觀光客,活絡本縣全年觀光發展。 以天南俱樂部做為變裝區。徵求在地老軍伕與演員共同參與,以砲兵連一精簡排兵力共 29 人在室外操 演場表演早點名、砲操訓練、一○五榴彈砲操等項目並可穿插日治時期的表演。或由國軍專案派遣非常態性表演,或由動態影像展示,如紀錄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澎湖國際魅力據點 的頭像
    澎湖國際魅力據點

    澎湖國際觀光魅力據點

    澎湖國際魅力據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